1.迎春下联怎么对?

2.卯兔迎春什么意思?

3.年年辞旧岁岁迎新的下一句

4.辞旧岁对联下一句是什么?

5.开心辞旧岁,快乐迎新年下一句

寅虎卯兔是成语吗_寅虎辞旧岁卯兔迎新年下一句

接下来的是: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解释:动物前面的文字顺序是根据十二地支而来,后面跟着十二种动物,称为“十二生肖”,又名属相,是中国古代民间盛传至今的著名传统文化,它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到来的吉祥物,成为文化活动的象征。

扩展资料

来源: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都是日常随处可见。这些动物可分为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因此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

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迎春下联怎么对?

问题:辞旧岁对联下联是什么?

回答:

上联:辞旧岁;

下联:赋新诗。

上联:辞旧岁;

下联:颂新乡。

上联:辞旧岁;

下联:唱新歌。

上联:辞旧岁;

下联:奋新途。

卯兔迎春什么意思?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启新程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蔚新春

虎走三关鸡报晓

兔升九域鹿鸣春

欢送戊寅丰稔岁

喜迎乙卯幸福春

醉酒乾坤大

迎春岁月新

金虎腾跃风流世

笑迎锦绣春

卯时美景花方艳

兔岁良辰酒更醇

卯至东方蓬勃日

兔来华夏振兴时

门户临风迎春入

高楼触月接兔归

庆今年奋起

祝金龙明岁腾飞

春归月殿钟催

誉满中华鼓舞金龙

春回大地百花吐艳

兔跃青山万物生辉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启新程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蔚新春

虎走三关鸡报晓

兔升九域鹿鸣春

欢送戊寅丰稔岁

喜迎乙卯幸福春

醉酒乾坤大

迎春岁月新

金虎腾跃风流世

笑迎锦绣春

卯时美景花方艳

兔岁良辰酒更醇

卯至东方蓬勃日

兔来华夏振兴时

门户临风迎春入

高楼触月接兔归

庆今年奋起

祝金龙明岁腾飞

山中虎啸昌新运

月里兔欢启宏图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好景来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美景来

岁首喜看跃

耳边犹有金龙吟

岁岁痛饮祝捷酒

兔年怒放报春花

兔奔千里传春信

龙起九霄壮国威

兔镜常圆人盼好

龙甲时耀国期安

兔魄常圆花正好

阳光普照景常春

兔跃千山传喜讯

龙腾万里展英才

喜对良宵玩

笑同胜友赏新春

喜兔年初开春色

继虎岁再展宏图

喜兔年初露春色

继虎岁大展宏图

喜今年奋起

祝巨龙明岁腾飞

艳阳高照门庭瑞

喜临世纪新

乙有长风万里至

卯迎旭日春

寅去卯来腾瑞气

虎归兔到发祥光

玉户临风迎兔入

高楼揽月接春来

报春田野绿

金鸡唱晓艳阳红

呈祥家家乐

金龙兆瑞步步高

毫光生紫气

金龙捷足入青云

欢奔芳草地

金乌腾跃碧云天

机灵承虎气

金乌活跃显狮威

月中勤捣药

金牛地上恪耕田

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报春来

月中下凡界

陌上金鸡报晓春

春归月殿钟催

誉满中华鼓舞金龙

春回大地百花吐艳

兔跃青山万物生辉

虎啸千山声声响应

兔驰万里步步腾飞

日暖福州春晖万里

兔回大地气象一新

送虎岁共庆山河壮

迎兔年齐歌业绩新

出行满天春色

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抗洪抢险虎年呈异彩

创业兴家兔岁立新功

生辉照宽改革路

春风得意吹绽文明花

送虎岁盈盈硕果山村景

迎兔年丽丽宏图祖国春

送金虎硕果丰收千里艳

迎宏图再展万年青

兔岁初临健步已驰千里

虎年虽去雄风犹镇八方

北斗回寅万户金鸡争唱晓

东风送暖九霄喜迎春

虎慢归山因贪人间好春色

兔急下界为览世上新画图

虎岁三十爆竹声声辞旧岁

兔年初一红联对对迎新年

虎镇千山虎威长励英雄志

兔营三窟兔智频催改革风

日暖福州春晖万里

兔回大地气象一新

送虎岁共庆山河壮

迎兔年齐歌业绩新

出行满天春色

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抗洪抢险虎年呈异彩

创业兴家兔岁立新功

送虎岁盈盈硕果山村景

迎兔年丽丽宏图祖国春

兔岁初临健步已驰千里

虎年虽去雄风犹镇八方

北斗回寅万户金鸡争唱晓

东风送暖九霄喜迎春

虎慢归山因贪人间好春色

兔急下界为览世上新画图

出宫倾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潜海畅游祖国江山娇

爆竹辞旧岁毫毛生紫气

华灯迎新春金龙捷足入青云

爆竹庆新春毫光生紫气

华灯辞旧岁金龙捷足入青云

洪魔挂降旗重建家园辞虎岁

开泰运再凭科技奋鹏程

兔岁来矣劝君记取龟兔教训

虎年去也祝您发扬龙虎精神

虎劲长存救命降魔英烈颂

兔年新至扶贫效国赤心户户歌

春自寒梅报起

年从迎来

虎去犹留猛劲

兔来更显捷才

虎啸群山辞旧岁

兔奔匝地庆新春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好景来

喜兔年初露春色

继虎岁大展宏图

虎啸千山声声响应

兔驰万里步步腾飞

送金虎硕果丰收千里艳

迎宏图再展万年青

虎岁三十爆竹声声辞旧岁

兔年初一红联对对迎新年

虎镇千山虎威长励英雄志

兔营三窟兔智频催改革风

卯门生紫气

兔岁报新春

虎岁扬威兴骏业

兔年献彩立新功

虎岁扬威兴骏业

兔毫着彩绘宏图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启新程

虎振雄风留浩气

兔迎盛世蔚新春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美景来

丁年歌盛世

卯兔耀中华

耕田能获宝

养兔不守株

红梅香小院

下人间

红梅迎岁笑

伴娥欢

红梅迎雪放

踏春来

虎去雄风在

兔来喜气浓

虎声传捷报

兔影抖春晖

虎威惊盛世

兔翰绘新春

虎跃前程去

兔携

金鸡迎曙色

揽春光

金鸡争唱晓

喜迎春

兔毫推赵地

麟管锡张华

寅年春锦绣

卯序业辉煌

蟾宫笑

红梅五岭香

迎春到

红梅祝福来

迎春至

黄莺报喜来

春自卯时报起

福由兔口衔来

虎去犹存猛劲

兔来更显奇才

虎啸凯歌一曲

兔奔喜报

常在蟾宫攀桂树

今临禹甸送丰年

丁帘卷雨饶春意

卯酒盈杯祝丰年

东风放虎归山去

明月探春引兔来

虎奔千里留雄劲

兔进万家报吉祥

虎过关山添活力

兔攀月桂浴春晖

虎年喜结丰收果

兔岁欣开幸福花

虎年已去春风暖

兔岁乍来喜气浓

虎去雄风惊五岳

兔开健步跃三江

虎去雄风镇五岳

兔生瑞气秀三春

虎岁刚饮祝捷酒

兔年又放报春花

虎岁欢歌香港返

兔年喜庆澳门归

虎岁三十爆竹脆

兔年初一对联红

虎尾回头添胜利

兔毫扎笔写风流

虎啸深林增瑞气

兔驰沃野益新风

虎越雄关踪影去

兔临春境晓光新

虎走三关鸡报晓

兔升九域鹿鸣春

欢送戊寅丰稔岁

喜迎乙卯幸福春

醉酒乾坤大

迎春岁月新

金虎腾跃风流世

笑迎锦绣春

卯时美景花方艳

兔岁良辰酒更醇

卯至东方蓬勃日

兔来华夏振兴时

山中虎啸昌新运

月里兔欢启宏图

岁岁痛饮祝捷酒

兔年怒放报春花

兔奔千里传春信

龙起九霄壮国威

兔跃千山传喜讯

龙腾万里展英才

喜对良宵玩

笑同胜友赏新春

艳阳高照门庭瑞

喜临世纪新

寅去卯来腾瑞气

虎归兔到发祥光

玉户临风迎兔入

高楼揽月接春来

报春田野绿

金鸡唱晓艳阳红

毫光生紫气

金龙捷足入青云

欢奔芳草地

金乌腾跃碧云天

机灵承虎气

金乌活跃显狮威

月中勤捣药

金牛地上恪耕田

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报春来

月中下凡界

陌上金鸡报晓春

山中虎啸昌新运

月里兔欢启宏图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好景来

深山虎啸雄风在

绿野兔奔美景来

岁首喜看跃

耳边犹有金龙吟

岁岁痛饮祝捷酒

兔年怒放报春花

兔奔千里传春信

龙起九霄壮国威

兔镜常圆人盼好

龙甲时耀国期安

兔魄常圆花正好

阳光普照景常春

兔跃千山传喜讯

龙腾万里展英才

喜对良宵玩

笑同胜友赏新春

喜兔年初开春色

继虎岁再展宏图

喜兔年初露春色

继虎岁大展宏图

喜今年奋起

祝巨龙明岁腾飞

艳阳高照门庭瑞

喜临世纪新

乙有长风万里至

卯迎旭日春

寅去卯来腾瑞气

虎归兔到发祥光

玉户临风迎兔入

高楼揽月接春来

报春田野绿

金鸡唱晓艳阳红

呈祥家家乐

金龙兆瑞步步高

毫光生紫气

金龙捷足入青云

欢奔芳草地

金乌腾跃碧云天

机灵承虎气

金乌活跃显狮威

月中勤捣药

金牛地上恪耕田

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报春来

月中下凡界

陌上金鸡报晓春

春归月殿钟催

誉满中华鼓舞金龙

春回大地百花吐艳

兔跃青山万物生辉

虎啸千山声声响应

兔驰万里步步腾飞

日暖福州春晖万里

兔回大地气象一新

送虎岁共庆山河壮

迎兔年齐歌业绩新

出行满天春色

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抗洪抢险虎年呈异彩

创业兴家兔岁立新功

生辉照宽改革路

春风得意吹绽文明花

送虎岁盈盈硕果山村景

迎兔年丽丽宏图祖国春

送金虎硕果丰收千里艳

迎宏图再展万年青

兔岁初临健步已驰千里

虎年虽去雄风犹镇八方

北斗回寅万户金鸡争唱晓

东风送暖九霄喜迎春

虎慢归山因贪人间好春色

兔急下界为览世上新画图

虎岁三十爆竹声声辞旧岁

兔年初一红联对对迎新年

虎镇千山虎威长励英雄志

兔营三窟兔智频催改革风

蟾宫降

庭院绽红梅

丁年歌盛世

卯兔耀中华

耕田能获宝

养兔不守株

红梅香小院

下人间

红梅迎春笑

出月欢

红梅迎岁笑

伴娥欢

红梅迎雪放

踏春来

虎去威犹在

兔来运更昌

虎去雄风在

兔来喜气浓

虎声传捷报

兔影抖春晖

虎威惊盛世

兔翰绘新春

虎啸青山秀

兔奔碧野宽

虎跃前程去

兔携

金鸡迎曙色

揽春光

金鸡争唱晓

喜迎春

卯门生喜气

兔岁报新春

卯门生紫气

兔岁报新春

兔归皓月亮

花绽春光妍

兔归月影笑

花绽春光妍

兔毫推赵地

麟管锡张华

兔岁添福气

龙人奋雄程

新春迎

华夏壮金瓯

寅年春锦绣

卯序业辉煌

蟾宫笑

红梅五岭香

迎春到

红梅祝福来

迎春至

黄莺报喜来

春自寒梅报起

年从迎来

春自卯时报起

福由兔口衔来

虎去犹存猛劲

兔来更显奇才

虎去犹留猛劲

兔来更显捷才

虎啸凯歌一曲

兔奔喜报

常在蟾宫攀桂树

今临禹甸送丰年

丁帘卷雨饶春意

卯酒盈杯祝丰年

东方日出金乌艳

除夕月升皎

东风放虎归山去

明月探春引兔来

虎奔千里留雄劲

兔进万家报吉祥

虎过关山添活力

兔攀月桂浴春晖

虎年喜结丰收果

兔岁欣开幸福花

虎年已去春风暖

兔岁乍来喜气浓

虎去雄风惊五岳

兔开健步跃三江

虎去雄风镇五岳

兔生瑞气秀三春

虎岁刚饮祝捷酒

兔年又放报春花

虎岁欢歌香港返

兔年喜庆澳门归

虎岁三十爆竹脆

兔年初一对联红

虎岁扬威兴骏业

兔毫着彩绘宏图

虎岁扬威兴骏业

兔年献彩立新功

虎尾回头添胜利

兔毫扎笔写风流

虎啸群山辞旧岁

兔奔匝地庆新春

虎啸深林增瑞气

兔驰沃野益新风

虎越雄关踪影去

兔临春境晓光新

喜今朝欢跃生色

望明岁金龙奋起万里腾飞

出宫倾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潜海畅游祖国江山娇

爆竹辞旧岁毫毛生紫气

华灯迎新春金龙捷足入青云

爆竹庆新春毫光生紫气

华灯辞旧岁金龙捷足入青云

洪魔挂降旗重建家园辞虎岁

开泰运再凭科技奋鹏程

兔岁来矣劝君记取龟兔教训

虎年去也祝您发扬龙虎精神

虎劲长存救命降魔英烈颂

兔年新至扶贫效国赤心户户歌

年年辞旧岁岁迎新的下一句

中原聚焦第二十二期——春节习俗大盘点 卯兔迎春

过年啦!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是传统习俗中的“祭灶节”,亦被称为“小年”。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整个春节庆祝活动开始啦!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小年的今天,小编为您盘点过春节的习俗,看看您是否还坚持着,又或您有了春节新的过法,敬请分享~

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也都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出来的,对照一下下面的过年习俗,看看你过的年对不对。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你还在坚持着这些习俗吗?又有了哪些新的庆祝方式呢,不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啦!

辞旧岁对联下一句是什么?

1、年年辞旧,岁岁迎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岁月匆匆,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年元旦。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我想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表达。或者是“凡事过往,皆为序章”“或者是““展望未来,踌躇满志”。

3、时光在我们身边匆匆流走,不经意间又到了年底。我常常在想,是不是人越大了,上帝给他的时间就越少了。

4、寒冷透刺骨髓,阳光依然明媚,寒冷与温暖交织,辞旧迎新在今日,告别成绩斐然的往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年,我们满怀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5、从前,地球上有一个怪物叫“年”,经常在初一出来吃人,因此,人们经常逃到山上。又一年过去了,到了初一,来了一个乞丐来要饭,一个好心的老奶奶给了他是吃的,并催其道快跑,乞丐一笑,说有办法打倒“年”。年终于出来了,乞丐让老奶奶穿上一件红衣服,说年怕红色,又用竹管制成鞭炮,又叫爆竹。年也怕响声,于是逃走了。从此,人们过年都穿红衣服,方鞭炮了。

开心辞旧岁,快乐迎新年下一句

辞旧岁对联下一句是迎新春。

辞旧迎新的对联:

1、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2、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3、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4、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5、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6、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

7、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8、上联:浪潮逐牛去,下联:万里东风吹富来,横批:否极泰来。

9、上联:三春花雨润甲岁,下联:十亿神州庆子年,横批:福满人间。

10、上联:岁月峥崂逢子牛,下联:江山锦绣倾甲年,横批:金牛报喜。

1、开心辞旧岁,快乐迎新年。

2、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美满幸福和团圆。告别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即庆祝新年的意思。辞旧迎新主要是为了迎接春节,春节为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